读史札记--清乾隆《孝义县志》之人物
一、孝义之官长
1、知县(正七品)掌一县之各项大权。
2、县丞(正八品)知县之副手。
3、教谕(正八品)明清时代,县设“县儒学”,是一县之最高教育机关,内设教谕一人。
4、训导(从八品)教谕之副手。
5、主簿(正九品)典领文书,办理事务。
6、典史(未入流)
7、驻防外委(正八品)驻防的低级武官(有额外外委、外委把总、外委千总之分)
二、孝义之科举功名士子
1、进士
宋代以来孝义进士及第士人人数统计简表
姓名 | 朝代 | 科场 | 出仕情况 | 籍贯 | 人数统计 |
赵昌言 | 宋 | 出仕 | |||
辛有孚 | 宋 | 未仕 | |||
辛有邻 | 宋 | 未仕 | 3 | ||
任安仁 | 元 | 未仕 | |||
李从雅 | 元 | 未仕 | |||
任允哲 | 元 | 未仕 | |||
辛学 | 元 | 未仕 | |||
刘章 | 元 | 未仕 | 5 | ||
霍莘 | 明 | 永乐丙戌科 | 出仕 | 宣化坊人 | |
霍贵 | 明 | 天顺丁丑科 | 出仕 | 宣化坊人 | |
张冕 | 明 | 嘉靖壬辰科 | 出仕 | 悦礼坊人 | |
任道充 | 明 | 嘉靖乙未科 | 出仕 | 城西厢人 | |
霍冀 | 明 | 嘉靖甲辰科 | 出仕 | 宣化坊人 | |
梁明翰 | 明 | 嘉靖丁未科 | 出仕 | 桥北厢人 | |
张芹 | 明 | 嘉靖丁未科 | 出仕 | 悦礼坊人 | |
赵讷 | 明 | 嘉靖己未科 | 出仕 | 宣化坊人 | |
王政 | 明 | 万历癸未科 | 出仕 | 尚义坊人 | |
马斯作 | 明 | 万历丙辰科 | 出仕 | 五楼里人 | |
王裕心 | 明 | 天启壬戌科 | 出仕 | 尚义坊人 | |
田芳 | 明 | 崇祯丁丑科 | 出仕 | 尚义坊人 | |
张元辅 | 明 | 崇祯丁丑科 | 出仕 | 悦礼坊人 | |
傅作揖 | 明 | 崇祯癸未科 | 出仕 | 宣化坊人 | |
史恰 | 明 | 崇祯癸未科 | 出仕 | 桥南厢人 | 15 |
孙负锦 | 清 | 康熙乙未科 | 出仕 | 桥南厢人 | |
任大受 | 清 | 雍正癸丑科 | 出仕 | 辛石里人 | |
张颙 | 清 | 乾隆戊辰科 | 出仕 | 桥南厢人 | 3(26) |
2、举人
朝代 | 文举/武举 | 人数 |
元 | 文举 | 3 |
明 | 文举 | 55 |
清 | 文举/武举 | 23(15/8)80 |
3、贡生
贡生 | 岁贡 | 恩贡 | 拔贡 | 副贡 | 总计 | |
元代 | 1 | 0 | 0 | 0 | 0 | 1 |
明代 | 126 | 3 | 4 | 12 | 2 | 147 |
清代 | 34 | 37 | 10 | 12 | 1 | 94 |
总计 | 161 | 40 | 14 | 24 | 3 | 242 |
三、孝义之历官宦绅
宋以前历任官绅简表
姓名 | 朝代 | 历任官职 | 谥号 |
辛云京 | 唐 | 历任太常卿、授开府仪同三司、太原尹、封金城郡王,加检校尚书右仆射中书门下平章事,赠太尉 | 忠献 |
李彦从 | 五代 | 濮州刺史 | |
辛仲甫 | 宋 | 历任右补阙、出知光州,擢参知政事,赠太子太保。 | 康节 |
赵睿 | 宋 | 历任府从事,授雍邱、太原二县,进观察判官。 | |
赵昌言 | 宋 | 历任枢密副使、迁户部侍郎,赠吏部尚书 | 景肃 |
明清两代由进士及第入仕官绅简表(下限抵乾隆35年)
姓名 | 朝代 | 出任官职 |
霍莘 | 明 | 监察御史 |
霍贵 | 明 | 授礼科给事中,历任太仆寺少卿 |
张冕 | 明 | 户部主事,转本部员外郎,升河南佥事分巡大梁,又升霸州兵备副使 |
任道充 | 明 | 授行人,升刑科给事中 |
霍冀 | 明 | 授永平府推官,擢广西道监察御史,清戎两浙,巡按河南,诏升大理寺丞,都察院佥都御史,巡抚宁夏,还掌都察院事,寻命总理山东河务,升兵部侍郎,总督陕西三边军务,晋兵部尚书 |
梁明翰 | 明 | 授刑部主事,升郎中,出知庆阳府,转太仆寺卿、陕西参政,升四川按察使 |
张芹 | 明 | 授山东布政使司照磨,升安乐县知县,又升户部主事,转郎中,又升延安知府 |
赵讷 | 明 | 授定兴县令,调江都县,行取主事,转郎中,升四川保宁府知府 |
王政 | 明 | 授宜阳县知县,升刑部主事 |
马斯作 | 明 | 山东诸城县知县 |
王裕心 | 明 | 授南京国子监博士,历任大名、宁夏、兰州、榆林道,进右佥都御史,巡抚西安 |
田芳 | 明 | 任陕西随营督量到,转河南睢陈道,兼摄归德府事,提督江西学政,升太常寺正卿。 |
张元辅 | 明 | 任行人司行人 |
傅作揖 | 明 | 授庆都令 |
史恰 | 明 | 任广西道监察御史,巡按江南福建 |
孙负锦 | 清 | 武进士,任山东登州府成山卫守备 |
任大受 | 清 | 历任浙江新昌兰溪县知县,改官平阳府教授 |
张颙 | 清 | 任湖南咸丰县知县 |
古代孝义,科举颇盛,然进士及第者较少,尤以明代为盛。其余有功名者多为举人、贡生。出任者居其半,亦有半者终身不仕,但多捐官有衔。还有一些外地乡绅寓居孝义。
古人常讲光前裕后,故有赠荫之事。一代出任一定品级的官职,前代祖先,后代子孙均得以荣显。典型代表便是明代孝义出任品级最高的兵部尚书—霍冀一家。其祖霍凤因之获赠资政大夫兵部尚书,其父霍文会因之获赠资政大夫兵部尚书,其子霍钟瑜因之荫太学生。
随后,县志以官吏事迹、乡贤事迹(士人、节妇烈女故事)、寿民、寓贤等类略述其事。
在我看来,孝义先贤之中,郑兴、霍冀二人必须谈及。前者是孝义县名由来的重要原因,是孝子的楷模。后者官至兵部尚书,为孝义历史上由科举入仕之最,乃学子之榜样。
县志中载“郑兴,唐时人。幼有至性,力穑奉母。割股为羹以进母,病适愈。贞观元年,有司以闻于朝。诏改永安县为今名,并旌其里曰大孝里。祀邑忠孝祠。”
“霍冀,字尧封,明嘉靖进士。授永平府推官,擢广西道监察御史,清戎两浙,巡按河南,平土贼师尚,诏升大理寺丞,迁都察院佥都御史,巡抚宁夏,再抚平定。召,还京,掌都察院事。时檀蓟、云宣饷匮。廷议遣少司徒董上恤军、通商、转输、积贮四事,制可其议。寻,命抚山东,治河,加兵部侍郎,总督陕西三边军务。延、宁两镇皆著有奇捷。上赉金帛,晋兵部尚书。后,以议宪臣功罪及京营事宜,两忤辅臣意,乞归。历官三十年,位至上卿。与人温恭而大体不渝。居官转旋,不执滞。其才力有过人者。年六十卒。赐祭葬,祀邑乡贤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