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处 《左传·襄公二十九年》:“(季札)见舞《韶箾(xiao)》者,曰:‘德至矣哉,大矣! 如天之无不帱也,如地之无不载也。虽甚盛德,其蔑以加于此矣,观止矣。若有他乐,吾不敢请已。’”
释义 现多指赞叹所见事物已好到极点。也写作“叹观止矣”,“叹而观止”。
吴余祭四年(前544年),三十三岁的季札奉命出访鲁国,表示愿与鲁国结盟世代友好。季札请求观赏周乐,鲁国就用一场盛大的音乐演出招待他。季札精通周乐,一边观赏,一边品评,每首曲子都说的头头是道。当观赏到虞舜的《韶箾》舞时,季札便断定这是最后一个节目,说道:“(大舜)功德到达顶点了,伟大啊! 像上天那样没有不覆盖的,像大地这样没有不承载的。既然德行盛茂到达了顶点,就不可能有比这更有所增加了,那就看到这儿吧。如果还有其他的乐曲,我想我也不必再听了。”
▲ 王全大/图
▲季札像
“季札观乐”是我国古文献中现存最早的一篇音乐评论。季札不光评论了音乐本身的艺术性,还评价其思想性、社会性。“季札观周礼(礼乐)”,“叹为观止”啊!
▲
在线互动话题
如果正在阅读的您也了解《叹为观止》,让我们一起探讨,欢迎广大喜爱有关《叹为观止》的朋友们给我们栏目组提供更多的资料,大家也可以留言互动或者与小编进行互动,我们期待您的加入!